唐沙波|中国餐饮文化大师重庆中华食文化研究会会长
作者:吴蜀丰 时间:2022-07-17 14:46
中国报道讯(吴蜀丰李盛开报道)22年前,在重庆饮食界第一个民间协会组织重庆中华食文化研究会的成立,他是发起人,他是会长,他是重庆电视台【食在中国】栏目制片人,中国餐饮文化大师,中国餐饮文化国家一级认定评审师,重庆火锅协会高级文化顾问,中国美食节火锅专业评委,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重庆烹饪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等诸多荣誉。
唐沙波对餐饮业贡献功德无量,旗下徒弟门孙桃李满天下,16日凌晨5点45分,沙波走了,去了另一个世界,为了深切怀念沙波老师,有关他生前的令人难忘的事分享给大家,以示沉重哀悼。
唐沙波(1949年--2022年7月16日)1981年,唐沙波在重庆日报【星期天增刊·生活副刊】任编辑记者,开始接触了餐饮行业,从此和饮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与重庆餐饮界的老领导、老少厨师、招待师、行业老板成为了他的好朋友。
后来调到重庆电视台做专题节目,仍然与重庆餐饮界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友好关系,曾获得1986年中国电视社教节目一等奖的《西部小吃》、中央台组织的异地采访节目《不解之缘——重庆火锅与女人》也获得全国专题一等奖。
1983年日本《妇女之友》组团到中国品尝美食,重庆用会仙楼的《小满汉席》款待他们,唐沙波躬逢其盛,目睹了整个制作过程,并拍成了电视专题片。
1996年日本国家电视NHK组织了一次大型的全球直播《永远的长江三峡》,日方邀请他与中国烹饪大师李耀华一起登上直播船“三国号”,在节目中李耀华老师代表川菜的最高水平现场表演了一台川式鱼翅席的制作,获得了高度的赞扬,而日方导演三枝郁惠坚持要唐沙波穿上厨师服装参加川式家常筵席的制作,炒了一盘回锅肉,被现场的嘉宾一扫而光,并接受了日本著名美食家的采访。
2000年,唐沙波率先组织成立重庆饮食界第一个民间协会组织——重庆中华食文化研究会,并任会长。2000年,唐沙波还策划创办了大型电视专题栏目【食在中国】,该节目吸引了自己的收视群,并得到海内外观众普遍的认可,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多年来,唐沙波积极参加重庆餐饮界的许多重大活动,如曾任重庆火锅协会首任秘书长;还发起推动了重庆餐饮商会、重庆市饮食行业协会的筹备、成立;为重庆许多大型酒楼做了系统的文化品牌策划工作,并担任许多大型企业文化顾问;第四届中国美食节期间,为一些大型餐饮企业策划创意参赛作品,并获得两个国际名宴,如:“满汉全席精品火锅宴”、“归真宴”;五个金鼎奖,如:“百年火锅宴”、“天鹅情火锅宴”、“红岩精品火锅大宴”、“龙出江湖火锅宴”、“朝天火锅宴”,以及一些中国名火锅宴、中国名宴,如“聚福之源火锅宴”、“全猪火锅宴”、“爱在金秋”等,得到业界的拥戴。
八面风快面馆八面来风荟萃四方滋味,万紫千红采撷五色养生。【创意】取八面来风,八面威风之意,象征本馆光明正大,又童叟无欺,顾客皆是朋友。于是四方景从,八面来朝,呈现左右逢源之无限气象。【产品】五色养生理念,天人合一的季节饮食理念。采用当季蔬菜、水果手工榨汁,混入面身,呈现天然色彩。
《双食记》杂志巴蜀饮食男女【创意】电影《双食记》,是讲的一个富于哲理的警世故事,告诉人们在食色关前,应该谨守本分,从一而终,不能多吃多占,如果犯规,必遭天谴,而本杂志竟敢反其道而行之。大肆提倡“双食”而反对独享,难道故意炒作,还是另有隐衷?
事实上,世界一切,成双成对,皆可用阴阳“双食”概之。如古今、中外、巴蜀、川粤、男女、食色、凉热、干稀、麻辣、酸甜、浓淡、升降、收放、等等……不可胜记也。然则,阴阳者,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但其要一也。其要者何?尽在【双食记】也。
唐沙波:一提起“江湖”,风起云涌、刀光剑影等词汇便会跳入脑中,若把美食冠上“江湖”二字,那菜名、菜品岂能缺少霸气?且看,火锅、辣子田螺、水煮鱼、泉水鸡……哪一样没有被重庆特有的麻辣滋味赋予生命。火锅:最原始江湖菜“火锅是最原始的江湖菜,是重庆人的最爱。连大多数外地人也对其味道赞不绝口。”中国餐饮文化大师唐沙波自称是“好吃狗”,因为喜欢吃而去研究美食文化,“改革开放初期,重庆的火锅店不多,几乎都是街边小店,以南岸涂山火锅、较场口的胖子妈火锅、小小火锅最为出名,可惜它们现在不复存在了。”
在唐沙波眼里,那时的火锅真是乡土、粗犷到家了,“菜不讲份数,讲重量,一个大土碗里就是半斤,一个人吃上几大碗不成问题。在那个年代,人均20元左右的消费已不算便宜,但火锅店的生意就跟锅中翻滚的汤油一样红火。”火锅现在成为了重庆的名片,菜品也由肉片、鳝鱼、毛肚等10来种壮大为现今的上百名,口味、口碑闻名遐迩。爱吃催生江湖菜 重庆人喜欢吃、口味重、爱闹热,风闻哪里出现美食,再远都会抛开舟车劳顿赶去,在排队时就算饿得前胸贴后背也在所不惜。
1984年,璧山来凤镇“游”出了一条“来凤鱼”,人们第一次在餐馆看到活鱼现点现杀,麻辣鲜香,连汤带鱼一大盆,大受往来于成渝线的司机欢迎,也很快传到了主城。“好吃”的城里人蜂拥而至,一时间来凤镇车水马龙,一场江湖饮食革命由此拉开帷幕。
“到了1988年,单从4公里长的路上有120多家来凤鱼店来看,就可以想见当时的兴盛。”唐沙波说,来凤鱼的品种花样不断出新,麻、辣、甜、酸、荔味、桔味、桂花味、菠萝味等应有尽有。“不过几年后,新建成渝高速路开始通车,来凤鱼一条街的火爆场景逐步衰退。再者重庆人好创新,东西再好吃,吃多了也会腻。”唐沙波说,重庆人对美食的触角开始向四处延伸。
说到鱼,就不能不提风行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江津津福镇的“酸菜鱼”。“当地一家叫邹记酸菜鱼的店,每天要卖上千斤鱼,火了十几年,经久不衰。”唐沙波说。
成就餐饮业富翁 一道江湖菜带红一条街、带动一方经济,成就了不少餐饮业富翁,这不是传说。来凤鱼、酸菜鱼,再有沙区井口的芋儿鸡,夜半三更排队者的场景天天可见。
重庆人喜欢刺激,无辣不欢,江湖厨师们自然要变换花样儿来迎合众人的口味,于是沙区歌乐山三百梯的“辣子鸡”应运而生。“辣子鸡呀?就是在一大堆红海椒里找鸡丁噻!”这是食客们对辣子鸡最直白的诠释,戏称“红灯区找鸡”。
芋儿鸡是一大坨一大坨地啃,香嫩滋润。而辣子鸡截然相反,食客的乐趣就是跟鸡丁“捉迷藏”。唐沙波说,“此菜最成功的在于辣得食客们眼泪汪汪,但仍止不住它的诱惑,停不了筷。”
多年来层出不穷随着时间的推移,餐饮江湖烽烟四起,啤酒鸭、乌江鱼、毛血旺、烧鸡公、泉水鸡、辣子田螺、水煮鱼、花椒鸡、邮亭鲫鱼……无一不让人垂涎三尺的江湖菜如雨后春笋般“疯长”。但好追求时髦的重庆人面对花样日益繁多的江湖菜也变得“挑剔”起来。
为何挑?为何“喜新厌旧”?“重庆人张扬耿直的性格造就了他们求新求变的物质,追奇猎怪,哪里有新鲜怪异的食物,跑得比谁都快,但热潮来得快也去得快。几十年来,江湖菜大都风光乍现,红火不可能永远持久不变。”
改革开放30年,重庆江湖菜风云变幻莫测,菜品随着不愿墨守成规的食客们的心态层出不穷,从粗犷到精致,从初级到高级,从追求刺激到向往高雅,唐沙波认为,再豪爽的重庆人也不会一味地追求“草莽”,要将江湖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文化”必不可少,“社会、人、餐饮市场都日趋成熟,重庆人越来越追求时尚,如何将大众消费与时尚相结合,值得大家思考。因为重庆江湖菜需要的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坚挺弥久。”
中国餐饮文化大师唐沙波在重庆禧满鸿福酒店再收新徒 2018年,中国餐饮文化大师唐沙波在重庆禧满鸿福酒店再收新徒。重庆火锅博物馆馆长、重庆三耳集团董事长聂赣如,原《四川烹饪》杂志总编辑王旭东,贵州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左雪江,中国烹饪大师、重庆厨王王志忠,资深饮食文化研究者、《重庆江湖菜》作者陈小林,资深饮食文化研究者、《怪菜》作者卢郎,重庆知名文化人、《水煮重庆》作者司马青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烹饪技艺传承人、重庆厨师协会会长舒家华,精典书店创始人杨一等餐饮文化名人出席仪式。收徒仪式由中国策划研究院督导长、美食辞赋作家、骐骏品牌策划机构董事长邓向东先生主持。
唐沙波先生此次新收的六个“关门弟子”,包括中国饭店业 评委、重庆长寿区十三届政协委员、重庆长寿区餐饮商会首届会长、重庆市神寿鱼餐饮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自创《鱼肉鱼香肉丝》专利发明拥有者潘志勇,中国服务大师、中国 一级评委、高级技师、重庆子云腾甲鱼馆、重庆观澜阁私藏甲鱼汤馆创始人李金璐,重庆中华食文化研究会现任秘书长、广州迅手信息科技集团品牌营销总监、重庆日报餐饮食品专刊记者郁腾飞,美食节目主持人、自由撰稿人、媒体策划、“杨洋说美食”品牌创始人、重庆薯片文化传媒总经理杨懿,原食在中国首席摄像师、现重庆观照影视传媒总导演邵啸,重庆电视台影视频道《渝乐派》文娱记者、重庆影视频道美食特别节目主持人、导演马小松。他们有的是餐饮行业从业者,有的从事着与餐饮密切相关的文化、文字工作,而他们身上的共同点,则是对餐饮文化有着多年的深厚感情。唐沙波也正是看中了他们身上散发出对于餐饮文化的热忱与执着,希望为传承餐饮文化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仪式上,6名新入门弟子身着统一唐装,遵照传统古法的拜师仪式,向“唐门”掌门人唐沙波行拜师礼,宣读拜师宣言,叩拜恩师,敬茶,束脩礼、献师礼等环节情真意切,整个活动庄重热烈。作为餐饮文化界的“大腕儿”,唐沙波希望弟子们能够扛鼎唐门美食文化的大旗,薪火相传,不辱使命。
“唐门”弟子中国烹饪大师、重庆禧满鸿福酒店董事长廖正树,中国烹饪大师、重庆市非遗中心专家组评委、渝北区餐饮协会文化顾问、重庆关岳庙道家膳食研究中心首席文化顾问李盛开,国家高级营养师、原重庆电视台《食在中国》栏目烹饪主持人、原中央电视台《天天饮食》栏目特邀嘉宾陈渝,原重庆电视台《食在中国》饮食文化专栏制片主任,湖广会馆古文化餐饮综合体验区,捌会馆、饭江湖、古川菜创始人苏醒,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高级技师、雨情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泳峤,重庆百练成钢歺饮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钢,上八味餐饮公司总经理、花滋坊民宿农庄总经理、重庆特产—龙汹花椒鸭创始人龙志愚,重庆《食都文化》杂志主编、知名城市新媒体矩阵“有点牛”餐饮品牌咨询顾问徐松,“香锅年代蛙哇鸡”餐饮连锁总经理赵国,重庆陆派火锅创始人、重庆王一汉餐饮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王文军等唐沙波先生的弟子也齐聚禧满鸿福酒店,共同见证了这一传承盛况。
饮食乃中国人生活的重中之重,吃,为日常温饱,为宴席仪式,为养生长寿。餐桌上的文明,正是一份流动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天地间升起烟火,用至精至诚的心意烹制食物,一餐一食之间,中国人展示个性,弘扬着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和文明。
新入门弟子表示,通过这个拜师仪式,进一步领悟了拜师文化的深刻内涵,更希望拜师文化能感化人心——让"为人师表"和"尊师如父、求学若渴"这些拜师文化的风尚能将餐饮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让餐桌上的文明与恩师的光芒照耀新一代餐饮文化人前行的道路,从而为餐饮文化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